“法院十分重视诉源治理工作,以前调解案子‘单打独斗’,现在跟各类基层治理主体的联调明显多了起来,遇到疑难复杂纠纷,县综治中心也会积极协调相关责任主体一起想办法解决,诉源治理合力明显增强了。”近日,我县法院驻院特邀调解员王琼道出了开展诉源治理以来工作格局的真切变化。
近年来,我县法院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构建特邀调解村级网+诉调链机制,在全县17个镇(街道)建立特邀调解组织,吸纳165名村(社区)调解员加入特邀调解员名册,建成了覆盖全县的特邀调解网络,在“网链”机制的基础上,依靠党委凝聚合力,推动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推动、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诉源治理大格局。
2023年,我县法院受理民事纠纷数量同比下降22.19%,诉前调解分流数量同比上升21.95%,调解成功率72.03%。目前,我县法院获评全省法院诉源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和执法办案和重点工作综合评价优秀单位。
坚持党建引领深耕多元解纷试验田
“基层的矛盾纠纷千头万绪,必须紧紧依靠党的领导,聚各方合力才能把矛盾化解好,把诉源治理好。 ”兴州街办工作人员同时也是县人大代表哈婷在参与辖区一起涉企纠纷调解时如是说。
我县法院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密织多元解纷网络,先后对接25家部门、行业,推动构建诉讼高发领域类案治理联动机制。制定《人民法庭诉源治理工作规程》,推动法庭与镇街综治中心互相进驻,构建双向过筛化解体系,去年下半年以来,通过双向过筛分流调解350余件,调解成功率61.4%。向党委政府报告诉情信息12次,两河口法庭向仙台坝镇党委推送的该镇某村拖欠外地人尤某建材款的纠纷信息,得到县委政法委高度关注,联合法院、检察院、镇党委共同参与,成功将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源头。
聚力三治融合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
“村上的矛盾不大,说理比说事更重要,秘诀就是‘一看二讲三说四调解’,到现场看实情,讲道理,说利害,细调解。”说起矛盾纠纷处理之道,党员干部和“五老”乡贤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村民们也乐于把乡贤当成知心人,“小事找党员、乡贤,大事找政府”成了徐家坪镇明水坝村基层治理的真实写照。诉源治理不是法院一家的“独角戏”,而是全社会的“大合唱”。以法庭为依托,以镇街综治中心为平台,以村社基层组织为推进基地,助推实现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成为法院领导班子推进诉源治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抓手。
“王庭长,五龙洞镇三川村村民袁某某刚给我打电话反映‘背皮贷款’的问题,人在你的辖区,他行动不便,你上门看看给他详细解答下。”近日,白水江法庭庭长王朔接到分管副院长的电话,立马组织助理和书记员上门服务。法院把镇街法务庭和村社微法庭建到百姓身边,并公示联络电话,分管院领导作为联络站站长,时常能够接到当事人的求助电话。“双庭”作为向镇村一线延伸司法服务的实体化场所,与法院(法庭)、县镇两级综治中心对接互通,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网格化治理体系。全县17个镇级综治中心和165个村级治理单位也全部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2024年上半年,通过调解平台线上委派镇、村两级治理单位调解化解矛盾纠纷113件,实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全覆盖。
深化智治建设打造诉源治理新引擎
“你好,是调解员吗?我是徐家坪镇村民王某,侯某欠我3万元‘办酒钱’,看到略阳法院《诉源治理明白卡》里面有调解二维码,我扫码填写了信息,你们收到我的调解申请没有?”前不久,特邀调解员张琳接到当事人申请调解的电话有些惊喜,从被动接受调解到主动要求调解,从跑腿现场调解到远程视频调解,是我县法院坚持调解优先、不断优化诉调对接机制带来的可喜变化。
依托科技法庭功能,在徐家坪镇试点建设了智慧法务庭—e诉中心,当事人在e诉中心面屏而坐,调解员远程调解,法官在科技法庭远程关注调解进程,适时指导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进行在线司法确认,极大地方便人民群众,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法庭。
接到调解申请后,张琳便利用徐家坪法务庭进行了远程视频调解。“他俩刚在我这签了调解协议,略阳法院做了在线司法确认,仅半个小时当事人就拿到了调解协议司法确认裁定书,王某说这‘法务庭’眼瞅着就建到自己家门口了,还真是方便。”说起徐家坪智慧法务庭,张琳欣慰地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