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走进略阳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专题专栏

略阳县2017年政府决算说明

略阳县2017年政府决算说明

第一部分 略阳县2017年财政决算报告

2017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贯彻落实财政政策,严格执行上级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增长、控支出、强管理、保平衡”的工作主基调,以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统揽,以扎实开展“激情、干净、超越”主题作风建设为抓手,全力保重点,惠民生,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7年全县辖区内财政总收入完成36203万元,同比增长34.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825万元,同比增长7.1%。

经全市财政初步决算,2017年预算总收入为208467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923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2825万元,上级补助173474万元,调入资金1400万元、上年结余1531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9237万元;公共预算支出194059万元(其中县级支出192519万元,上解支出1540万元)、置换债券支出13237万元,年终结余1171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2017年基金预算总收入为2619万元(其中基金本级收入811万元,上级专款补助收入1629万元,上年结余179万元),基金预算支出2593万元,年终结余26万元。

因财政年度决算尚未完全确定,上述数据在上级决算会审中可能还会有局部调整,最终以上级批复数据为准。

二、财政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一)收支计划圆满完成。随着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提质增效,我县财政收入连年短收的局面逐步扭转,开始缓慢回升。2017年,财税部门协同联动,强化征管措施,实施科学监控,加强税收稽查,严格依法治税,有力促进了收入入库。全县辖区内财政总收入和本级收入均足额完成了收入计划,非税占比19.92%,控制在市定目标20%以内,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在支出管理上,始终坚持“调结构、保重点、压一般”的原则,依法严格执行预算,预算追加项目明显减少,追加支出得到有效控制。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以赴保障重点支出。全年财政支出规模194059万元,较上年增长11541万元,同口径增长16159万元、增长23.8%,财政支出总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全年教育支出占比22%,教科文支出占比26.9%,民生支出占比80.9%,分别达到市定考核目标。在专款执行速度加快,实拨资金比重上升,资金调度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确保了工资按时发放,机关正常运转,民生补助足额兑现,社保、教育支出足额拨付,车改补贴全额发放,涉农资金整合全部执行到位,员额法官、检察官奖励等各类津补贴全部落实,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全县重点支出事项均执行完毕,较好的完成了年初确定的预算任务,有力助推了全县追赶超越目标实现。

(二)扶贫投入力度加大。围绕全县脱贫攻坚目标,靠前执行扶贫预算计划。一是认真落实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积极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强力助推脱贫攻坚。全年共整合中省市县财政涉农资金18631万元,其中:安排用于产业发展4763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7607万元,扶持村级互助协会3064万元,农村危房改造2397万元,融资担保基金和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800万元。二是落实移民搬迁投入。已拨付资金6593万元,计划建设集中安置点30个,搬迁2817户10842人。目前,2016年启动的33个安置点已完成建设任务,全部达到入住条件,分散安置已全部建成入住。2017年计划建设的30个安置点已全部开工,其中12个集中安置点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分散安置建房已基本竣工,各镇(办)已将建房启动资金兑付到户。三是加大县级扶贫投入。在县级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大力调整支出结构,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县本级全年累计安排扶贫投入5875万元。已拨付产业发展资金886万元,贫困户合疗缴费补助592万元,健康扶贫专项救助资金500万元。安排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各镇办、各部门扶贫专项工作经费1762万元,保障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注入市投资公司产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为争取上级产业项目奠定了基础。

(三)民生项目资金足额落实。始终坚持民生资金优先保障,全年民生支出155798万元,占总支出的80.9%。一是教育投入稳步增长。全县教育支出43796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2%。拨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1409万元,118名学生义务阶段特殊教育经费66万元,3930名学前幼儿教育公用经费276万元,普通高中学生公用经费211万元;兑现11159名中小学生营养餐补助897万元,1544名学前幼儿生活补助282万元,3544名农村寄宿生生活补助409万元;减免2660名普通高中生学费421万元,732名普通高职、中职学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住宿费13万元。安排中考、高考专项经费45万元,确保了中考、高考工作顺利进行。积极支持教育研究、网络维护、师资培训、后勤保障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教育基础工作的正常开展。实施了8个薄弱学校改造项目。通过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我县城乡教育教学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教育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各项社会保障落实到位。全县社保类支出42645万元。累计发放13466人城乡低保4918万元,1231人五保户补助726万元,1260人优抚补助1372万元,16名孤儿生活费11万元,14506人高龄补贴1216万元,4615人残疾人生活补贴330万元,1890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19万元,城乡居民养老金2744万元,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丧葬费97万元。拨付社会保障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等就业项目资金646万元,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补贴55万元,各类养老补贴168万元,义务兵优待金432万元,机关事业养老金9640万元,司法执行救助19万元,其他社会救助、救灾资金2555万元。三是有效保障了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全年拨付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补偿261万元,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偿434万元,农村失独家庭困难扶助补助868万元,独生子女保健费175万元,独生子女保险费20万元。拨付合疗补助6134万元,参合人员按政策报销医药费8155万元,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四是惠民补贴足额兑付。全年发放惠农补贴10项4632万元。按进度拨付安居工程基础设施配套资金333万元,1443户廉租房租金补贴56万元。

(四)争资工作取得实效。2017年,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盯国家投资政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筛选上报项目,加强项目对接,主动汇报争取,赢得上级支持。省财政在均衡性转移支持、困难县补助、财政绩效激励约束考核上给予了一定倾斜,全年到位一般性转移支付101871万元,比上年增长22.6%。

(五)财政改革不断深化。一是预算制度改革有效实施。用零基预算办法编制了2018年部门预算,制定了分类编制定额,实现了部门基本保障均等化。预算内容更加细化,在政府预算进行功能分类的基础上,试编了政府支出经济分类。预算约束进一步增强,政府预算的规范性、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二是加快了预算执行。预算执行全面提速,在一季度将部门基本运转、专项经费一次性执行到位。专款执行周期缩短,实际支出进度加快,部门年终结转由上年1.5亿元下降到0.8亿元。三是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继续扩面。全年列入评价部门18个,开展自评项目26个。四是全面推行政府及部门预决算公开。政府预决算、政府债务、三公经费按要求时限进行了全面公开,全县69个一级预算部门全部通过政府网站对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进行了细化公开,政府及部门收支的透明度进一步增强。五是公务卡消费进一步扩展。全年公务卡消费达到585万元,较去年增长13%。六是稳步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将符合购买服务条件的中小学宿舍管理、文化惠民演出、投资项目评审先行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购买服务的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七是继续推进公务用车改革。政府应急公车平台、租赁平台运行正常,车改补贴兑现到位,公务用车管理进一步规范。八是政府采购更加透明。全年开展各类招标活动90次,完成采购金额5572万元。

(六)财政监督更加规范。一是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略阳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财政监督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二是加强资金使用监督。开展了扶贫资金专项检查、财政资金安全等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了财政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扎实推进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内部监督制约,全县69个部门均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了具体控制措施,明确了内部控制责任,部门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四是财政投资评审继续加强。全年共评审财政投资项目294个,评审资金总额39502万元,审减不合理费用2426万元、审减率6.14 %,资金管理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总体上看,2017年财政工作目标基本实现,成效明显,尤其是预算计划执行好于预期,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一是财力缺口加大。一方面由于县本级财力不足,部分硬性支出未能列入预算,历史积累欠帐较多;另一方面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各级支出保障政策肢解县级财力,各类专项考核要求县级增加投入,各项重点工作需要提高财政保障,迫切需要财政增加支出,县级财力缺口逐步加大。二是资金调度困难。由于财力缺口大,5.12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占用资金较多,预算执行速度加快,实拨资金比重上升,使我县财政资金一直处在较为紧张状态,调度十分困难,保工资、保重点的压力不断加大。以上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有效施策,着力破解。

第二部分 略阳县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

“三公”经费情况说明

2017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827万元,较上年873万元下降46万元,下降5.3%。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582万元,较上年609万元下降27万元,下降4.4%;公务招待费支出245万元,较上年264万元下降19万元,下降7.2%;无公务用车购置和因公出国出境支出。

2017年,我县针对“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和单位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强化措施,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切实压缩行政经费,努力增收节支。2月份,县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的通知》(略财发[2017]10号),要求预算单位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财政资金监督、加大源头治理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采取过硬措施,我县“三公经费”开支得到有效控制。

略阳县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中

公车购置和因公出国变化情况

2017年,我县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在机关运行经费中的规模和比例,落实好上级关于公车改革、公房管理的要求,深化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大推行公务卡制度力度,强化政府采购管理,加大源头治理措施,确保单位经费开支科学配置、合理开支,切实压缩行政运行经费,厉行节约、勤俭办事。2017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无公车购置和因公出国经费开支,与上年相比无变化。

第三部分 略阳县2017年财政转移支付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情况说明

我县本级收入只占总支出的6.7%,县级财政对上级补助的依赖度依然很高,是典型的靠上“吃饭财政”。2017年宏观财政政策调整,国家压缩了专项转移支付规模,争取上级资金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为了缓解县级财政困难,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盯国家投资政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筛选上报项目,加强项目对接,主动汇报争取,赢得上级支持。省财政在均衡性转移支持、困难县补助、财政绩效激励约束考核上给予了一定倾斜,全年到位一般性转移支付101871万元,较上年83110万元增加18761万元,增长22.6%。专项转移支付到位68989万元,较上年86118万元减少17129万元,减少19.89%。

我县无对下转移支付。

二、 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情况说明

2017年我县到位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1629万元,较上2144万元减少515万元,减少24%,主要为彩票公益金、水库移民扶持基金收入。

我县无对下转移支付。

三、 国有资本经营转移支付情况说明

我县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我县无对下转移支付。

第四部分 略阳县2017年举借政府债务情况说明

2017年上级下达我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一般债务145791万元、专项债务711万元。至2017年底,全县政府一般债务余额为129536万元、专项债务711万元。。

第五部分 略阳县2017年预算绩效工作开展情况说明

按照略政发(2016)13号文件和省市相关绩效评价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制定了相关实施办法按要求开展了绩效评价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做好我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县财政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支出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绩效评价工作由预算股牵头,各股室密切配合,具体负责对口单位绩效评价工作,共同做好全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2、完善评价方案。我县在去年评价的基础上,继续按照资金量较大、代表性较强、社会关注度高的要求,县财政局修改完善了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对县级项目预算在50万元以上的资金进行绩效评价,选择了17个县级预算单位和1个镇进行绩效评价。下发了《关于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略财发[2017]50号),明确了工作目标,落实了工作任务,明确了评价项目,评价时间,评价方式及具体工作内容。同时,拟定了《中介机构参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价。

3、组织开展评价。按照安排,2017年我县纳入评价的项目共26个,涉及17个县直部门,1个镇,纳入评价资金总额29146万元,占县级支出预算的22%,占县级专项项目预算的63564万元的45.8.涉及的项目有:扶贫(含农业综合开发),移民搬迁,住房保障,交通,文化旅游,科技,招商引资,民政社会福利,食品药品监管,综治平安建设,教育(含薄弱学校改造),基层政权建设,重点项目前期费等。截止11月已完成所有项目绩效评价,安排的部门整体绩效评价也基本完成。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县绩效评价还处在基础起步阶段,工作推进还不够到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思想认识尚不到位。个别部门和单位对于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二是评价技术和控制方法还不够,指标体系设置难度大。从评价的情况看,设置和选择评价指标是绩效评价工作中最难、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同时,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评价还不到位。三是没有评价机构,缺乏绩效评价专业人才。目前我县财政系统还没有专业的人员从事此项工作。由于本县还没有具有承担此项业务的中介机构和专家,县财政通过两次政府购买服务公开招标,没有一家愿意承担该工作。四是部分项目资金申请不及时,项目实施进度偏慢,报账不及时,跨年度实施较为普遍,影响评价质量。五是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不到位。项目从建设到完工需要时间较长,评价时间一般在项目完成后进行,这时项目效益还未发挥出来,如果选择在项目效益发挥后进行评价,一是无法进行结果运用,二是无法进行预算调整。

三、下一步打算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绩效预算管理的认识。充分认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大力宣传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目的意义,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把此项工作作为深化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长效机制。

2、继续完善制度,全面推进评价工作。进一步优化绩效评价制度,完善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实施办法,具体就指标体系、操作程序等作进一步的明确规定,便于操作。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对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各类资金,全面纳入绩效评价范围。同时,结合我县实际,继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施第三方评价,切实提高评价质量,达到预期目的。

3、明确职责,强化评价运用。按照“谁主管、谁评价、谁公开”的原则,由主管部门将部门自评报告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财政安排部门预算和考核部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以此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使资金真正发挥最大效益。

第六部分 公开空表情况说明

表十“2017年度略阳县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决算表”、表十一“2017年度略阳县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决算表”、表十二“2017年度略阳县国有资本经营转移支付决算表”三张表没有数字,是因为我县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第七部分 略阳县2017年政府决算公开报表(见附件)

附件下载:

1.2017年度略阳县政府决算说明附表(附表1-15).xls